北魏六镇地图

北魏后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危机四伏,但各种社会矛盾最尖锐最复杂的地方是六镇地区。

六镇,也称北镇,是北魏前期防御北方柔然等少数族南侵设置的六个镇戍,沿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边由西向东依次为:

沃野镇——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

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

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西;

抚冥镇——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

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台基庙东北;

怀荒镇——今河北张北。

获取同款地图
此外,怀荒以东还有御夷城(今河北赤城北),后期也升格为镇。因此,北方沿边实际有七镇,但习惯上仍称六镇。

北魏前期,戍守六镇的士卒大多是拓跋族的氏族成员,当时,他们是统治民族的自由民,地位高于一般编户齐民。但随着朝廷强迫“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戍边,特别是后来将各类罪犯流放至六镇服兵役,自由民出身的戍卒长期与罪犯同列,其原有身份与社会地位发生变化,并逐渐成为身份低于一般编户的卑贱军户。当北魏孝文帝迁都后,六镇拱卫国都的重要地位不复存在,更加速了戍边鲜卑自由民身份地位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