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南下伐齐!

大家好,今天继续南北朝战争:北魏南下伐齐!

公元5世纪末,南北政权在秦岭淮河展开三次对决!

获取同款地图

北魏第一次伐齐

趁着南方改朝换代之际,479年11月,北魏以帮助逃到境内的宋文帝之子刘昶复国为由,出兵攻打南齐。

当然,对于北魏可能的动作,萧道成也早有防备。在479年6月的时候,他就对兖州刺史垣崇祖说:“我刚得到天下,北魏肯定会以帮助刘昶为借口侵犯边境。寿阳是抵御北魏的要冲,只有你能制衡他们。” 于是,垣崇祖被调任为豫州刺史,负责防备北魏。

北魏的进攻部署如下:

陇西公拓跋琛从广陵城出兵;这里的广陵是北魏地盘,在今河南息县。

河东公薛虎子率领三万多人,进军寿阳。

当时,义阳百姓谢天盖起兵响应北魏,自称司州刺史,北魏乐陵镇将韦珍率兵渡过淮河接应。

同月,豫章王萧嶷派中兵参军萧惠朗率领两千士兵,协助司州刺史萧景先讨伐谢天盖,韦珍掳掠百姓后离去。

南兖州刺史王敬则 听说魏军渡过淮河,弃城逃往建康。萧道成因他是功臣而没有追究。

480年正月,北魏拓跋琛攻克马头戍,杀死太守刘从。接着攻打钟离,北徐州刺史崔文仲将其击败,并乘胜渡过淮河,攻打北魏的茌眉戍,再次获胜。

二月,刘昶开始攻打寿阳,垣崇祖修筑堤坝,引肥水淹没魏军,魏军大败。

徐州刺史崔文仲继续向北进攻,攻克了北魏的竹邑戍,又攻破睢陵。

三月,刘昶因雨水增多,向北撤退。

七月,齐国角城守将投降北魏,北魏于是再次出兵,兵分三路,分别向连口、角城、下蔡进军。

闰九月,进攻连口的魏军攻打朐山,被齐国守将玄元度击败而退。

481年正月,攻打角城的魏军也被领军李安民等人击败,李安民还乘胜攻克了北魏的樊谐城。垣崇祖在淮水南岸大败魏军。

七月,齐高帝派后军参军车僧朗出使北魏,此后魏齐两国使者频繁往来,暂时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获取同款地图

北魏第二次伐齐

时间来到了公元494年,此时北魏都城已经迁到了洛阳。当政的北魏孝文帝以齐明帝萧鸾篡位为由,再次大举南伐。萧鸾是萧道成的侄子,在杀害了萧道成的重孙以后篡位登基。

494年十二月,北魏各路大军开始南下,具体部署为:

  • 赵郡王拓跋干都督中外诸军事,始平王拓跋勰率领宗子军护卫左右,进攻寿阳。
  • 徐州刺史拓跋衍率军进攻钟离。
  • 大将军刘昶、平南将军王肃,率军进攻义阳。
  • 行征南将军薛真度督率主力进攻襄阳。任命尚书仆射卢渊为安南将军,督率襄阳前锋各军。
  • 平南将军刘藻,率军进攻南郑。

到了495年正月初二,南齐才派遣各路大军抵御魏军:

  • 镇南将军王广之督率司州诸军事,抵御刘昶。
  • 右卫将军萧坦之督率徐州诸军事,抵御拓跋衍。
  • 尚书右仆射沈文季督率豫州诸军事,抵御魏孝文帝的军队。
  • 其他各地仍由当地守将防守。

—–

淮水方面的战斗

正月二十五,拓跋衍开始进攻钟离,南齐徐州刺史萧惠休据城坚守,还不时出兵袭击魏军,将其击败。

二十九日,魏孝文帝渡过淮河,二月初抵达寿阳。

二月初五,孝文帝登上八公山,见寿阳防守严密,留下一部分军队以后,孝文帝就沿着淮河向东行进。

二月十七日,孝文帝到达钟离,督率各军攻城。齐明帝派左卫将军崔慧景、宁朔将军裴叔业救援钟离,又派都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张冲,攻打北魏的建陵、驿马、厚丘、虎坑、冯时、即丘,以分散魏军兵力。

同时命令广陵太守、行南兖州事萧颖胄坚守南兖州,防止北魏南下。

当时魏军在钟离久攻不下,士兵死伤众多。

三月初九,孝文帝在河中沙洲上修筑两座城堡,用栅栏阻断水路。萧坦之派裴叔业攻打这两座城堡,成功攻克。

虽然北魏能越过淮河进攻南齐腹地,但是却无法攻克淮河沿岸的重镇,无法长期停留南岸,所以孝文帝无奈只能撤军。此时,魏国寿阳的军队也因为南齐尚书左仆射沈文季的增援而撤退。

2. 义阳方面的战斗

495年正月底,刘昶、王肃率领号称二十万的大军进攻义阳,南齐司州刺史萧诞的军队多次战败。

二月中旬,刘昶、王肃等人加紧攻打义阳。

当时南齐 王广之率军救援义阳,距离义阳城还有一百多里时,因畏惧魏军强大而不敢前进。

黄门侍郎萧衍请求率先前往救援,王广之便分给他一部分精锐士兵;

萧衍抄小路连夜前进,抵达后与城内守军内外夹击,魏军抵挡不住,只好撤退。

二十日,南齐派军追击,再次击败魏军,义阳之围得以解除。

3.  南阳方面的战斗

494年十二月末,卢渊受命开始进军南阳。因担心军中粮食不足,卢渊先攻打赭阳,以便获取叶仓的粮食。南齐北襄城太守成公期紧闭城门,坚决抵抗。

此时,薛真度的军队也已到达北边的沙场,但被南齐南阳太守房伯玉、新野太守刘思忌阻拦,无法前进。

魏军这一路由于将领之间缺乏统一指挥,竟然围攻赭阳长达一百多天。

到了495年四月,淮水流域的魏军已经撤退。

这时,齐明帝派垣历生救援赭阳,魏军将领认为寡不敌众,只好率军撤退,垣历生乘胜追击,大败魏军。房伯玉等人也在沙竭击败了薛真度。

4.  梁州方面的战斗

北魏孝文帝在钟离时,仇池大将、梁州刺史拓跋英与刘藻的军队会合,一起进攻汉中南郑。

南齐梁州刺史萧懿派部将尹绍祖、梁季群等人,率领两万士兵在角弩谷、白马、沮水等险要之地设置多座营寨进行抵抗。

拓跋英迅速攻打其中一座,成功攻克,并生擒梁季群。其余营寨的守军纷纷溃败,魏军长驱直入,逼近南郑,萧懿闭门坚守。

南郑城防坚固,拓跋英围城数十日,始终无法攻克。

到了495年四月,淮河方向的北魏军队撤退以后,孝文帝派使者召回了拓跋英的军队,拓跋英率军撤回仇池。

北魏第三次伐齐

497年六月初五,北魏孝文帝巡视关中后返回,初七便在全国征发二十万兵力。

八月末,孝文帝亲自率领各军,从洛阳出发,进军部署如下:

  • 任命彭城王拓跋勰为中军大将军,孝文帝亲自统领。
  • 荆州刺史薛真度与北魏其他军队合兵十万,进攻南齐的雍州。
  • 河南尹李崇担任都督陇右诸军事,进攻南郑。
  • 东方的豫州、徐州等地则采取守势。

南齐的部署:

齐明帝除了派遣军主直阁将军胡松协助北襄城太守成公期防守赭阳,军主鲍举协助西汝南、北义阳二郡太守黄瑶起戍守舞阴外,其余地区都由各地守将负责。

魏孝文帝此次南征,主力指向南齐的雍州,意图先夺取樊邓,而后灭南齐。所以,此次的主力战斗主要在这一地区展开。

—-

1.  梁州方面的战斗

孝文帝于497年八月,任命氐族首领杨灵珍为南梁州刺史。然而,杨灵珍却举州投降南齐。

九月十三日,北魏任命河南尹李崇为都督陇右诸军事,率领数万士兵前去讨伐杨灵珍。李崇分兵几路,翻山越岭,出其不意地从内外夹击,氐人大多背弃杨灵珍,杨灵珍逃往汉中。

孝文帝于是任命李崇为都督梁秦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负责安定当地。不过,此处也无力发起进一步的进攻了。

—-

2.  樊邓方面的战斗

497年九月,荆州刺史薛真度从鲁阳出兵攻打南阳,被南齐南阳太守房伯玉击败。孝文帝于是在当月十七日,留下部分将领继续攻打赭阳,自己则率领拓跋勰等人南下。

十九日,魏军抵达宛城,趁夜袭击外城并将其攻克。房伯玉据守内城,坚决抵抗。

九月二十三,孝文帝留下咸阳王拓跋禧等人继续攻打宛城,自己则率领大军继续南下,二十五日抵达新野,南齐新野太守刘思忌顽强抵抗。

十月初三,魏军攻城不下,便修筑长围将其困住。

孝文帝又率领大军继续南下,进攻襄樊。

此时,齐明帝因雍州危急,诏令徐州刺史裴叔业救援雍州。

裴叔业决定围魏救赵,率兵攻打虹城,威胁徐州,以此牵制魏军。

当月二十日,明帝又派太子中庶子萧衍、右军司马张稷救援雍州。

11月11日,南齐前军将军韩秀方等十五位将领被魏军击败,全部投降。

14日,魏军在河水北岸再次击败南齐军队,齐将军王伏保等人被擒。

十二月初七日,宛城(南城)被魏军攻陷。

十二日,齐明帝又派度支尚书崔慧景救援雍州,让他率领两万士兵和一千骑兵奔赴襄阳。

此时魏军已经逼近汉水,襄樊危在旦夕。

南齐为了扩大在东方的牵制攻势,命令将军王昙纷率领一万人攻打北魏南青州的黄郭戍,裴叔业也派将军鲁康祚、赵公政等人率领一万人攻打北魏豫州的太仓口。但王昙纷被北魏守将崔僧渊击败;鲁康祚等人也中了北魏豫州长史傅永的计谋,全军溃败。

裴叔业又亲自率领一万多士兵攻打北魏的楚王戍,王肃命令傅永迎击,傅永大败裴叔业。

于是,南齐的牵制攻势彻底失败,襄樊的形势也没有得到缓解。

498年正月初,北魏统军李佐攻陷新野,擒获并斩杀了太守刘思忌,汉北地区大为震动。

受此影响,当月上旬,南齐湖阳守将蔡道福、赭阳守将成公期、舞阴守将黄瑶起、南乡太守席谦等人相继弃城南逃。这是因为新野是这些城池的后方枢纽。

于是,明帝在当月二十三日,又命令太尉陈显达前往救援雍州。

498年七月,萧衍代替曹虎担任雍州刺史,镇守襄樊。

498年二月初一,齐明帝派遣左卫将军萧惠休增兵寿阳,侧翼掩护裴叔业从钟离大规模进攻涡阳,从而缓解雍州的危急局势。

十二日,魏军又攻陷了宛城的北城,房伯玉出城投降。

当月末,崔慧景、萧衍与军主刘山阳、傅法宪等率领五千多士兵抵达襄阳,三月初一清晨到达邓城,此时魏军数万骑兵突然杀到,守军弃城逃跑。

当晚,崔慧景、萧衍等人渡过汉水,驻守襄阳。

初九日,魏孝文帝率领十万大军围攻樊城,曹虎紧闭城门坚守。魏军围攻樊城直到本月下旬,仍未能攻克。

孝文帝见襄阳城防坚固,樊城和襄阳短期内难以攻下,而且此时又面临着南齐徐州刺史裴叔业率领五万大军进攻涡阳的威胁,于是在三月三十日赶到豫州悬瓠。

当时,魏镇南将军王肃也向义阳发起了攻势。

北魏南兖州刺史孟表坚守涡阳城,抵抗裴叔业的进攻。

魏孝文帝在悬瓠派遣安远将军傅永、征虏将军刘藻、假辅国将军高聪等人,都受王肃指挥,前去救援涡阳。

裴叔业迎战并大败傅永等人,高聪退回悬瓠,傅永收拢散兵慢慢退回。

王肃上表请求继续进军救援涡阳,孝文帝认为义阳和涡阳不能兼顾,所以王肃解除了对义阳的包围,与统军杨大眼、奚康生等率领十多万步骑兵救援涡阳。

裴叔业见魏军势大,便在夜间率军撤退。由于夜间行军混乱,第二天士兵们纷纷溃散,魏军趁机追击,南齐军队死伤无数。裴叔业退保涡口,涡阳之围得以解除。

时间已经到了498年四月初,恰逢北魏和南齐都发生动荡,战争暂时进入停顿状态。

在南齐,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 自认为是高帝、武帝时期的旧将,心中感到不安,明帝也对他有所怀疑。四月中旬,王敬则 发动叛乱,从会稽起兵向北进军,经过武进到达曲阿,聚集了十多万乌合之众。五月,后将军崔恭祖等人出击,击败王敬则。此时,明帝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七月便去世了,年仅四十七岁。

北魏这边也不安宁。孝文帝在王敬则叛乱时,在悬瓠下诏征发州郡二十万兵力,计划八月中旬在悬瓠集结。北魏使者到高车征兵,高车人害怕长途征战,于是起兵反叛。孝文帝在当年八月派遣征北将军宇文福前去讨伐,结果大败而归。九月二十一日,孝文帝以 “礼不伐丧” 为借口,率军北还,转而攻打高车。

“礼不伐丧”是指在敌国君主去世或国家遭遇重大灾难时,不进行军事进攻的一种礼仪和策略。

—–

雍州之战再起

499年正月,南齐太尉陈显达率平北将军崔慧景的四万大军攻打北魏,试图收复被北魏占领的雍州郡县。

不久,陈显达率军进入均口。

初六,魏孝文帝派遣前将军元英迎击南齐军队。

二月,陈显达与元英在邓县西南交战,多次击败元英,随后攻打马圈城。

三月初四,魏孝文帝因陈显达入侵,带病亲征。

初七,孝文帝到达梁城。此时陈显达分兵派遣崔慧景攻打南乡,南乡太守张烈据城坚守。

初八,孝文帝急忙派遣振威将军慕容平城率领五千骑兵前去救援。

二十一日,孝文帝到达马圈,此时陈显达已经攻克马圈城及南乡。

孝文帝于是命令荆州刺史广阳王拓跋嘉率兵去切断均口,截断南齐军队的退路。

陈显达只好撤退,率军向西渡过均水,占据鹰子山修筑城堡,抵御孝文帝的军队。

但由于均口被魏军攻打,南齐军队人心惶惶,与魏军交战多次都失败了。

三月二十三日,南齐军主崔恭祖、胡松用乌布幔将陈显达包裹起来,几个人抬着他,从小路自分碛山出均水口向南逃走,魏军一直追到汉水才返回。

崔慧景也放弃顺阳逃走。在这场战役中,南齐左军将军张干战死,士卒死亡三万多人。

孝文帝在499年带病南征,大败太尉陈显达之后,于当年三月二十四日病情加重,北返至谷塘原。自知大限已到,于是安排后事。四月初一,孝文帝在谷塘原去世,年仅三十三岁。此后,北魏的国势开始走下坡路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各位可以获取同款3D历史地图,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