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山镇东党岔
《宋史·地理志》载:“银州,银川郡。领儒林、抚宁、真乡、开光四县。五代以来为西夏所有,熙宁三年收复,寻弃不守。元丰四年收复。五年(公元1082年),即永乐小川筑新城,距故银州二十五里,前据银州大川,赐名银川砦,旋被西人陷没。崇宁四年收复,仍为银州。五年,废为银川城。”

徽宗时期鄜延路拓边政策最大成绩属银州的收复。据《太平寰宁记》载:“银州,《禹贡》维州之域。春秋时,为翟地。秦并天下,属上郡。汉为西河郡阎阴县。晋时,为戎狄所居。苻秦建元元年,自骢马城巡抚戎狄,其城即今理是也。周武帝保定二年,于其城仍旧置银防。三年,置银州,因谷为名。旧有人牧骢马于此谷,虏语骢马为“乞银”。隋大业二年,废银州,县属雕阴郡。隋末,陷于寇贼。唐贞观二年,平梁师都于此,重置银州。天宝元年,改为银川郡。”197唐末,党项羌首领拓跋思恭,讨黄巢有功,赐姓李氏,世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李继捧来朝,愿纳所领银、夏、绥等州等土疆。太宗至道二年割银州等地给赐夏人。直至神宗熙宁三年(1070)十二月种谔再次收复银州,后寻弃不守。146元丰四年(1081)
种谔议规横山以西,谓兴功当白银州始,复取其地,旋为夏人所陷。崇宁四年复得之,仍置银州,五年废为银川城。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一,银州位于无定河及其支流明堂川的交汇处,控扼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