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关陇起义

相信很多人想知道,如果(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成功,占领了陇右,那么下一步会怎么打呢?今天就利用北魏秦州地区的起义告诉你,有了陇右,接着应该怎么打关中!

点击获取同款地图

我们把这款地图的时间调整到北魏,公元523年,把郡一级单位的字号调小,隐藏县级单位。

点击获取同款地图

上一集我们聊了北魏六镇起义,边境上的军镇不堪压榨被迫造反。要知道,北魏不仅仅在北边设置了军镇,在南边和西边也有设置。所以到了524年,就在北魏沃野镇起义高歌猛进的时候,高平镇的赫连恩等人在四月聚众起义,推举胡人酋长胡琛为首领,举兵开始攻打高平镇,响应破落韩拔陵。高平镇即是如今的固原。

6月,秦州治所上邽城民薛珍、刘庆、杜超等人因刺史李彦为政残酷,起兵反抗,共推举羌人莫折太提为首领。莫折太提自称秦王,杀李彦。

南秦州境内的氐民也举起了反魏的起义大旗。南秦州是灭了氐族仇池以后设置的;当时南秦州刺史崔游用计诱杀氐族豪酋杨松柏兄弟,引起境内氐民造反。在秦州城民起义时,南秦州城民韩祖香、张长命等人俘杀正要逃跑的崔游,占据骆谷城响应莫折太提。

有了陇右,也就是如今的天水地区,下一步肯定要想着怎么拿下关中,成就霸业。秦国就是从这里一步步走向关中,进而统一六国的。

从秦州进入关中的道路有三条,我们一一分析;

点击获取同款地图

首先是从南往北打;走南边这条通道的话,反向沿着诸葛亮出祁山的道路,沿着西汉水抵达南秦州,接着走陈仓道进入关中。也就是沿着图中嘉陵江上游河道走到大散关,进入岐州。

这条通道对于此时的起义军并不安全。一是因为陈仓道本身并不好走,北魏防守也比较严密;二是因为东益州,梁州都还在北魏手中。

魏廷以东益州刺史魏子建为西南道行台,并令统军李苗等率军进入褒斜道,声援东益州。到年底的时候,魏子建就将占据骆谷城的南秦州义军镇压下去,使秦州义军失去了南面的声援。

其次是从西往东打,走关山古道,也就是翻越陇山进入关中的通道。这条通道就是诸葛亮出岐山北伐时想封堵的大道,以阻止魏国关中来的援军;当时派了马谡去执行这个任务,没想到马谡在街亭大败,封堵失败。

这条通道是先从秦州沿着瓦亭水葫芦河河谷北上,然后再转向东,沿着清水河谷,路过街亭。接着翻越陇山,再利用千河河谷进入东秦州,最终进入关中。

我们将这款3D地图旋转一下,看看这里的地势以及缺口。

这里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关口-大震关,后期唐代在此重兵封堵吐蕃的进攻。

此时北魏并没有在此设关,而是在翻越陇山后的地方设置东秦州来防御西边的敌人。后来的北周才开始在陇山设关。

我们再回到南北视角看看起义军可选的路径。

如果要在这里翻越陇山,走东秦州进入关中,那么就必须要保障北部的安全,也就是防止高平镇方向的魏军,因为高平镇方向可以借助瓦亭水河谷,直接南下偷袭秦州。后世北宋就在沿线设置许多堡寨来防御西夏。

我们可以把地图时间调整到1100年,看看此处堡寨的分布。

好了,我们再把地图时间调整到523年。

为了防止在自己东进时北魏的偷袭,莫折太提就派秦州胡人卜朝率兵北上,攻打高平镇。卜朝顺利占领高平,杀镇将赫连略、行台高元荣。但这相当于是从起义军胡琛口中抢下了一块肥肉,弄得胡琛自己没有一块稳固的地盘,只能继续寻找别的目标。

第三条进入关中的通道,也就是从北往南打;

因为此时有了高平镇这个据点,起义军又多了一个选择。

可以从高平镇南下,走泾河河谷,接着路过泾州,豳州,然后南下进入关中。或者从西北地郡南下进入关中。

当然,占有了高平镇以后,起义军还可以再往东,占领夏州、东夏州,接着南下北华州,然后进入关中平原。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许面对关东六国,(秦国)有函谷关和黄河可以依托。但是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关中地区并不是固若金汤。如果你想保证关中地区的安全,就必须把防线往北推,最好以阴山作为防线,这样才能更好的防住游牧民族的南侵。你仅仅占住高平镇,夏州一线是不够的,一旦被突破,直接到你的腹地了。

不得不说,北魏做的还不错,已经利用各个军镇将河套平原,阴山都纳入防线了。

我们再顺带看看陇右地区的外延。这里北魏也做的很不错,整个河西走廊也纳入防线,设置了凉州、河州来抵御吐谷浑可能的侵扰;当然,此时这里也发生了叛乱。

524年七月,凉州的于菩提等人抓住刺史宋颖,占据凉州反叛北魏。不久宋颖秘密请求吐谷浑出兵帮忙平定了叛乱。

我们回到秦州这边,当然,可能有人会质疑,为什么不能沿着渭河河谷直接东下;因为这里的渭河水流切割厉害,山高水险,不适合大规模行军。

所以起义军最终选择从两个方向同时进攻,即从秦州往东进攻,从高平镇往南进攻,让北魏关中 不知所措。

不过起义军这边不久就出现了变故,首领莫折太提病死,众人推举其子莫折念生继任秦王。念生改称天子,设置百官。

魏廷在莫折太提起义之初,就急诏雍州刺史元志为西征都督进剿,后见关陇义军发展迅速,又派吏部尚书元修义为西道行台,统率西讨诸军进剿义军。

莫折念生派其弟莫折天生率军东下,不久与元志在陇山山口对峙。八月,莫折天生 大败魏军,元志弃军逃回岐州雍城镇,也就是如今的陕西凤翔。天生义军随即出陇口东下,进逼岐州。

九月,魏廷因元修义镇压不力,改派尚书左仆射萧宝夤为西道行台、大都督,率征西将军都督崔延伯等西进讨伐。

十一月,雍城镇城民开城响应义军,莫折天生占领岐州,俘获元志及岐州刺史裴芬之。天生率军继续东进,进驻黑水。即在如今陕西兴平西边,兵锋直逼雍州治所长安。

与此同时,高平方向进展则比较慢。莫折念生派义军将领卜朝、王庆云等率偏师从北道进攻泾州。

卜朝率军在平凉大败魏西道别将薛岳等军,逼近泾州;豳州西北地郡的车金雀等聚集胡羌百姓起兵反魏,但未能造成大的影响。

更要命的是,起义军内部发生变故。就在524年十一月底,高平镇民袭杀卜朝,迎高平另一支义军首领胡琛入城,使莫折念生部失去了北部据点。

十二月,魏廷以京兆王元继为太师、大将军、都督西道诸军事,坐镇长安,节度各路官军进剿义军。

525年正月,秦州义军莫折天生部与魏大都督萧宝夤、都督崔延伯在黑水以西展开大决战。

当时义军有战士10多万人,官军不过5万余人。虽然义军人数占优,但是官军作战经验丰富;

有意思的是,官军的两位统帅以前都是南朝人;投降北魏以后,都因为对梁朝的作战勇猛,得到重用,实打实的凭借军功在北朝站住脚的。

崔延伯先以少数兵力探得义军虚实后,便竭尽全力向义军前锋发动猛攻。义军前锋失利,致使全军溃散。

阵亡和被俘者达数万人。当时,官军忙着抢战利品没心思紧追。

给了起义军逃跑时间,起义军逃到陇山后堵塞通道才得以逃脱。岐州及陇东地区,得而复失。

历来的起义中不乏投机分子。在北失高平,东进大受挫折,以及南面失去南秦州援军的困难局面下,秦州义军内部出现了叛乱。

天水氐族豪酋吕伯度兄弟本来参加了秦州义军,但不久招集氐民,组织豪强武装,脱离莫折念生义军,据守显亲县自立。

一开始,吕伯度兄弟被念生义军打败,但他们马上向北投降了高平义军胡琛。得到其资助后再次占据显亲,攻击念生所部义军;有了依仗以后,念生屡次反击也不能拿下显亲县了。

吕伯度在挑起秦州、高平两支义军互相仇杀后,转而投靠了魏廷,与官军勾结共同攻打秦州义军。在这种艰难的困境下,莫折念生于525年九月被迫诈降萧宝夤,萧宝夤遂派兵进入秦州。

当秦州义军进抵黑水的时候,高平义军也没闲着。

胡琛也想拿下关中,不过一开始他避开泾州,选择从豳州和夏州方向南下。

524年十一月,胡琛派大将宿勤明达、叱干麒麟等率军东进,攻打魏豳州、夏州、北华州。

宿勤明达等人围攻豳州后,魏廷急忙任命毕祖晖为豳州刺史,祖晖突破义军包围进入豳州,魏廷又以北海王元颢为都督华豳北华诸军事,兼西道行台,围剿宿勤明达义军,才使州城之围解除。

高平义军宿勤明达部东进时,早被包围的夏州统万城粮尽援绝,危在旦夕。夏州刺史源子雍遂留其子源延伯守城,自己突围向元颢求救。元颢任命源子雍为先锋,令他北上进攻义军。源子雍拼力死战,90天中历经数十战,将义军占领的地区全部夺回。高平义军被迫西撤,第一次东征遂无功而返。

失败后的胡琛不甘心,于是在525年四月,胡琛再命大将万俟丑奴、宿勤明达东进泾州。义军沿途击败魏军卢祖迁等部,进逼泾州。

这时,年初刚刚击败秦州义军的萧宝夤、崔延伯又北上救火,赶到治所安定与卢祖迁等军会合,有“甲卒十二万,铁马八千匹,军势甚盛”。高平义军与北魏政府军,即将在泾州展开大决战。

为了更加方便的说明双方的位置和后续战斗,我们先拉近地图; 然后把这款地图由卫星图调整为地形图。

官军屯驻在河谷的泾州;而万俟丑奴屯军于泾州西北70里处的当原城,也就是处于一块塬上;塬是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万俟丑奴派轻骑不断出击诱敌,准备吸引魏军主力加以歼灭。魏将崔延伯在黑水大胜秦州义军后,骄傲轻敌,指挥部队自泾州沿原北上。

高平镇就是现在的固原市,古代就是优良马场,所以高平镇起义军骑兵数量众多。而北魏官军这边步兵居多,所以必须想办法防止起义军骑兵的冲击。崔延伯组织人手打造了大型盾牌,然后挑选一些强壮的士兵背着盾牌行军,遇到骑兵冲击,把盾牌立起来组成防线,来保护步兵和辎重。原文是这么记载的:“伐木别造大排,内为锁柱,教习强兵,负而趋走,号为排城。”,这个武器到底是怎么样的,也欢迎各位留下你的看法。

这时万俟丑奴派义军数百骑兵持诈降书去见崔延伯,请求他暂缓进攻,意在迷惑崔延伯。萧宝夤、崔延伯信以为真,迟疑不进。义军见敌中计后,突然发起进攻,宿勤明达军从东北进攻,诈降的义军从西而下,两路夹攻官军。

崔延伯当即率领骑兵反冲锋,虽暂时击退起义军前锋。但在追击至敌营时,因步兵跟不上骑兵速度,仓促准备的盾牌防线没经过严格训练,配合较差,所以反被起义军抓住破绽突入”排城”,最终导致两万士卒阵亡。

崔延伯军败后,退保安定。接着修整军械,招募武勇,随后进抵距义军7里的彭抗谷下寨,准备与义军再战。

四月十八日,急于雪耻的他突袭得手,接连攻破多个营寨。然而当士兵忙着劫掠战利品时,逃散的起义军突然杀回,混乱中崔延伯中箭身亡。此役又折损上万士卒。双方回到相持状态。

看到官军在泾州战败,526年九月,秦州莫折念生再次举起义旗,将监视自己的魏崔士和押送至高平胡琛处,双方从前期相互残杀,转而结成同盟,互相配合。但不久,胡琛去世,万俟丑奴接着吞并了胡琛的部众。

527年正月,义军在泾州安定再次大败萧宝夤、元恒芝等官军。这次安定之战是一场成功的歼灭战,至此,魏廷围剿关陇义军的10余万军队基本损失殆尽。

战后,魏大陇都督元仲四、小陇都督高聿先后败逃,陇东一带又被义军占领。魏大都督萧宝夤退回长安,只得残兵万余人,屯于逍遥园内。

魏廷以战败罪,免萧宝夤为庶民,改以雍州刺史、弘农大族杨椿为西道行台,节度关中诸军。杨椿大肆募兵,只得七千余人,让兄子杨侃统率加强防御。

义军取得安定大捷后乘势东下,魏东秦州汧城守将潘义渊献城投降,岐州雍城城民逮捕岐州刺史魏兰根,迎义军入城。义军连克2城,军威大振,兵锋直逼雍州。

与此同时,另一路义军宿勤明达率大将叱干麒麟等从泾州北部南下,向豳州、北华2州挺进,魏豳州刺史毕祖晖、行台羊深等纷纷弃城逃窜,北华州城民起义响应义军,宿勤明达军占据豳州、北华2州。接着,明达派其侄宿勤乌过仁进占北地郡,又派其子宿勤阿非率军围攻华州。这时,粮援断绝的魏夏州刺史源子雍弃城南逃。义军遂全据夏州。至此,东进和南下的两支义军,占领了雍州之外的全部关中地区。527年二月,义军又一举攻克军事重镇潼关,关陇起义达到极盛期。

潼关失守,魏京师洛阳失去屏障,朝廷震动,宣布“中外戒严”。这时,关中豪强纷纷活动,组织军队袭击义军。官军也乘机反攻,义军战势不利,被迫放弃潼关,华州也被魏军夺去。

527年九月,义军发生内乱。秦州义军将领杜粲袭杀莫折念生,投降再次被魏廷起用为西讨大都督的萧宝夤。杜粲的叛乱,对秦州义军是致命的打击。上邽、骆谷城和岐州、豳州,都被魏军占领。

不过此时,北魏内部也发生动乱;527年十月,魏大都督萧宝夤考虑到起义军仍强盛,魏军屡战失利,很难镇压,而自己又深受朝廷猜忌,遂举兵反魏,自称“齐帝”,并派郭子恢占领了潼关。

但是萧宝夤的控制力并不强,毕竟没多少部队,所以周边还有多股效忠朝廷的部队,尤其是华州。

萧宝夤派兵攻打也无法拿下。不过河东也有小股响应萧宝夤的部队。

正平人薛凤贤及同族人薛修义,在河东聚众,分别占据盐池、安邑,围攻蒲坂,东西相互联结,来响应萧宝夤。

下面看看北魏朝廷是怎么打潼关的?

北魏任命尚书仆射长孙稚为行台,进讨萧宝夤;都督宗正珍孙讨伐薛凤贤。

528年正月,萧宝夤的军队仍在围攻华州的时候,长孙稚的军队到达弘农。

此时这里的局势一片混乱:华州、泰州是忠于北魏的势力;萧宝夤派兵围攻华州,薛修义围攻泰州、潼关由萧宝夤大将郭子恢占领;河东郡由薛凤贤占据,宗正珍孙进攻薛凤贤。

长孙稚看到潼关的险要,认为很难正面攻破。于是在杨侃的建议下,他学三国时期的曹操,派他的儿子长孙彦与行台左丞杨侃率兵从弘农北渡过黄河,接着占据石锥壁。

此时围攻蒲坂的叛军大多来自东边的村镇,长孙彦利用这一点,胁迫附近的村民在晚上大肆点燃篝火,制造混乱;薛修义围城的军队看到后,不知道情况,以为自己的家人有难,于是各自溃散,薛修义也因此逃回,与薛凤贤请求投降。长孙稚接着渡河绕后,攻克潼关。

萧宝夤将领侯终德见形势逆转,于是反叛,回军袭击萧宝夤。萧宝夤战败,只得投奔高平的万俟丑奴。万俟丑奴任命萧宝夤为太傅。不久,万俟丑奴就自称天子。

长孙稚因功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尚书右仆射、西道行台。但是关陇的魏军经义军打击,以及内部的争斗,其主力已基本被消灭,无力继续北上。

过了一个月,北魏朝廷发生政变,胡太后弑杀孝明帝;尔朱荣又从晋阳举兵南下,把持了北魏政权。

中央内斗,无暇西顾,抽不出援军,所以关中战事暂告一段落。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各位可以获取同款3D历史地图,更好的探索历史中的地理,我们下期再见!